心理学有个名词叫:疑病症

2024-09-14
图片


上次和朋友到医院体检,因为医院大,各个科室距离都很远。正为这件事情头疼,朋友却拉起我就走,好像医院就是他家一样,我调侃道:“你比医生还熟悉医院,这好像你家一样”。朋友却苦笑道:“还不是家里有位患了疑病症的老人”。


他家这位老人啊:

看到自己指甲发黄,凹凸不平,就会怀疑得了肝病;

出现胃胀气时,就会怀疑患上了胃癌;

感冒引起的咳嗽,联想到肺癌;

一个普通的头痛联想到脑瘤;

在身边有朋友因为急症去世时,就会担心自己也因此而死去。

信不过医生的检查结果,每周都要往医院跑……


在现代社会中,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很多人比以前更加注重身体健康,这是好事。然而,有一部分人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却演变成了一种病态的状态,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水平,总怀疑自己得了大病,惴惴不安,尽管医学检查显示没有实质性的健康问题,却对自身健康状况过度担忧。


这是一种心理障碍——疑病症。


1


什么是疑病症


疑病症,又称疑病障碍、疑病性神经症,目前被归在躯体形式障碍当中,属于心理疾病。

它主要指患者担心或相信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的先占观念,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器官、系统过分关注,且关注程度与健康状况很不相称,经常感觉躯体不适,反复就医,尽管经反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没有相应疾病的证据,也不能打消顾虑。因此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或抑郁,体验痛苦,常常造成过度医疗,心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本病多在50岁以前发病,以20-30岁年龄段发病最多,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男女均可发生,一般认为男多于女,文化落后的地区较多见,常伴有焦虑或抑郁。男患者常有强迫性特点,女患者中具有癔症性格者较多。

一般来讲,疑病症患者人格特征更倾向于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谨小慎微,对身体过分关注,要求十全十美。

疑病症患者对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警觉,在正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身体功能的任何微小变动如心跳、腹胀等,都会使他们特别关注,不自觉地加以夸大或曲解,成为患有严重疾病的证据。

由于患者的注意力全部或大部集中于自身的健康问题,学习、工作、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常受到明显影响。

图片

2


疑病症的具体症状


疑病症状可为全身不适、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碍,甚至是具体的疾病。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有的定位清楚,描述清晰如肝脏肿胀感、胃肠扭转的体验、头部充血感、咽喉部堵塞感等,有的则体验到定位不清楚、性质模糊的不适感。

01   疼痛



疼痛是本病最常见症状,约有2/3的患者有疾病症状,就部位而言,以头、颈、背、胸部居多。这种疼痛描述不清,有时甚至诉全身疼痛,但查无实据。

02   躯体症状



躯体不适症状可涉及不同器官,如恶心、反酸、腹泻、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多样而广泛,涉及身体许多不同区域。

疑病症患者会将口中有异味,消化不良,身体发麻等症状,当成一种疾病,从而担心自己患上不治之症。更是有些患者甚至会把出汗、上火,当做是一种疾病。

图片

3


疑病症的危害


01   情绪困扰



导致不良情绪:影响我们自身的情绪状态,导致情绪反复无常,从而出现极度紧张、焦虑、恐惧、烦躁等等。

情绪困扰会令“疑病症”问题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如不及早求助,“疑病”有可能演变成严重的情绪病。

02   引发其他疾病



疑病症不仅仅会让人情绪受困,还容易演化成强迫症、焦虑症及抑郁症。

03   躯体症状



导致躯体不适:因为疑病症患者自身会因为情绪或精神状态影响,导致自身负面情绪很多,加上疑病症的特性,会导致躯体出现各种不适:如心悸、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

04   影响生活



过度疑病行为人士的日常生活、工作及社交都受疾病影响,疑病会导致生活不和谐。

疑病症不光影响我们自身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也会间接影响家人的情绪、破坏家庭和睦。

家人的不理解,会使患者自身更加失望、抑郁,从而引发不必要的家庭矛盾。

图片

4


疑病症的原因


疑病症的成因是复杂的,可能受遗传、生物化学、心理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影响。过度焦虑、对健康的过分关注、曾经的健康问题经历,以及家族中有类似问题的人,都可能增加患疑病症的风险。

01   基因遗传



研究表明,疑病症在家庭中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遗传因素可能在疑病症的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已发现本病在同一家庭成员有类似发作。

此外,脑功能的异常,如神经递质的不平衡,也可能与疑病症有关。

02   人格问题



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中,有一种人格称为怀疑型人格,这种朋友的人格表现主要有:自我中心强烈,依赖性突出,容易紧张,容易烦恼。

而孤僻、固执、内向、过分关注自身、敏感、自我中心、自恋、兴趣狭窄、胆怯、脆弱、暗示性强的人格特征,可成为疑病症发病的人格基础。

03   成长经历



不管是哪一种心理疾病,成长经历这个因素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如果长期的处于一个不安全感与不信任感的心理状态,那么就很容易产生疑病症。

个人的经历,如既往的疾病经历、家庭环境、教育程度等,可能对疑病神经症的发生起到一定的影响。

04   焦虑和压力



高度焦虑和慢性压力可能导致对身体状况的过度关注和担忧。

在当今社会高压的日程生活中,很多年轻人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以及纷杂的人际关系感到困扰。长时间处于较大的压力环境中,可能会导致情绪演化为病症。

05   情感缺失



当人进入老年期,由于生理功能的退化,身体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舒服,甚至患有躯体疾病。

老年人还会面临婚姻改变、朋友交往减少、子女离家导致孤独等情况,这也会让他们缺乏安全感,导致老人更加关注健康与疾病问题。

过度关注健康与躯体疾病,是老年人疑病症多发的软肋。随着“空巢”家庭的增加,疑病症患病率近年来亦呈上升趋势。

06   恐惧情绪



得知自己亲属或朋友死于某种严重疾病,就会怀疑自己也步其后尘。医生的不恰当言论,过多的医学仪器检查,不必要的过分治疗,不必要的手术等等都可能促进疑病观念的产生。

图片

5


如何应对疑病症


01   脱离刺激源,转移注意



据调查,多数疑病症患者都有网上查病的习惯,反复在线搜索健康信息,持续受到外界疾病信息的刺激,会引起健康焦虑升级,加深恐慌、害怕情绪,进而心理压力增加诱发疑病。

因此,要脱离这种刺激源,最好做法就是控制自己,不要痴迷于研究自己的病症,在了解必备的疾病知识后,尽量主动回避疾病信息。

02   回归生活,不要孤立自己



疑病症的大忌就是围绕疑病打乱正常生活节奏,把自己孤立。

你应该回归日常生活,找些能让你全神贯注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封闭环境不利于心理问题缓解,将注意力从病情上转移出来,比如发展爱好、结交朋友、参加社会活动、到大自然中锻炼身体等。

加强对忙碌生活的参与,获得充实感和成就感,有利于放松心情、缓解躯体不适,从而减轻疑病症状。

03   健康生活



疑病症患者在生活上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健康的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适度的锻炼。

同时尽量不要熬夜,多做有氧运动增强自身体质,保证身体的免疫力,可以减少发生身体的不适。当身体没有异常感觉时,内心疑虑也就自然逐步消除了。

04   寻求支持



如果你自己没有毅力,或在改变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可以寻求来自社会资源的帮助。

与家人、朋友或支持群体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获得理解和支持。

来自他人的关心可以帮助你建立改变的自信,同时,一些成功痊愈的案例分享也可以帮助你更好的面对自己的问题。

05   寻求医生帮助



疾病如果已经出现,必须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措施。

可通过一般体检和神经系统检查进行诊断。疾病诊断后,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如果患者在患有疑似疾病时仍患有器质性疾病,则需要联合治疗,以促进疾病的改善。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与心理咨询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图片

怀疑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情绪,可以让我们对未知的世界更加的了解。但是,任何事情一旦过度,就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疑病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障碍,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希望大家通过理解其成因和表现,以及如何应对的方法,在生活中可以帮助自己或身边的人。
温馨提示:以上仅为科普,具体疾病诊断需到专业医院就医检查。

图文转自网络,有修改
若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咨询案例推荐--

疑病症:我浑身是病为什么没人相信?
躯体化症状:压在胸口十年那块石头啊
焦虑症:从濒死边缘重生的大牛

图片

海豚湾·心灵寄语


一个人身体的某些地方有不舒服的感觉但医学检查无问题,那个地方可能已经产生了一些变化但还没累积到医学能检测到的物质、形态层面上的改变,如若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而不适感仍在,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及时进行处理,咨询预约电话1802329797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