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急,不要急,你焦虑什么?”我刚要开口,同屋的平就抢着说了,然后得意地看着愣愣的我,一闪,人已经出了门。我回过神,穿上靴子,系上围巾,挎上外套,背起书包,拔了门卡追出去,已不见她的踪影。这家伙,离上课还有半个多钟呢,急什么?开头那句话——“不要急,不要急,你焦虑什么?”是我此次到北大学习的口头禅,我说这话的对象,是平,一个很有商业头脑、善于拓展、快言快语、雷厉风行的企业负责人。这些天我们在一起,分别给予了对方一些不一样的感受和视角,颇有意思。
在我的圈子里,我是动作言语很快的一个人,以往出来学习,总是我跑在前面,整天催这个叫那个,风风火火的。这回我独自出来,和平凑到一块,发现我的思维、动作、言语都慢了好几拍!开始我有点诧异,觉得自己是不是来了北方水土不服变得磨蹭了,过了两天,我确认,是参照系的问题,而且我关系模式里的隐性角色被激活了。那天课堂上,李教授在讲儿童多动症,其中很多项目,平都说“我有,我有”,还问我她是不是多动症,我被逗笑了,一比对,除了年龄,她还真的符合诊断标准呢。我跟她调侃:“你小时一定是多动症,现在长大,内化了,成了焦虑一族。”跟平在一起,我感受到很强的紧迫感,同时,我发现自己经常故意磨蹭,醒了不起身,厕所蹲半天,吃饭一餐比一餐慢,走路拖拖沓沓的……似乎是与平对着干,在抵御着什么。想到这些,我突然体会并明白了以前和军在一起时她总是慢吞吞的缘由了。我也理解了平这些天来怎么越来越急,连我要说她的话也抢了去说。听听平的心声:“我被焦虑了!”
“从你身上看到的呀,”我笑笑地看着她,“原生家庭关系论哩。”“是吗?可我弟弟不是这样的,他做什么都慢吞吞,比你还慢!”“这就对咯!孩子总会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认同。你认同你母亲,你弟弟认同你父亲。”“呵呵,可以想象,我说的般配,是指他们达成了一对关系的平衡。如果他们两个都是急性子,那你家会是怎样的呢?”“所以,你有没有发现,我们俩相处,也是自动进入平衡状态?”我歪头看着平。平抓起枕头朝我摔了过来,我一闪,枕头从我肩上飞了过去。平一脸狐疑地看着我:“嘿,刚才你可是一点都不慢呀!”“当然咯,有危险就原形毕露了呀。”我捧腹大笑,笑得连眼泪都掉出来。
其实,我也是急性子,但跟平在一起,我望尘莫及,在场域影响下,关系的动态平衡需求激发了我隐性的那一面——磨叽。同样,军也是急性子,而她与我在一起时,她的急性程度比我弱,就被我激发了磨叽的那面。所以,平说“我被焦虑了”是对的,而我——被墨迹了!
这种现象,在很多人际关系互动中都有,但是大多数人可能没在意,或者只是奇怪自己怎么跟某人在一起就不是原来的自己了,也有的人因此产生关系困扰,逃避人际交往。实际上,多数人都有显性和隐性的两极人际应对态,这与我们的成长环境有关,更恰切地说,是自幼与重要他人(养育者)互动形成的关系模式。显性的是我们在互动中为了关系的平衡自发形成的习惯性应对态,隐性的是在关系中对方的状态。心理学家早就发现,人是环境动物,身边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我们的反应。这种影响,在生命早年就开始运作,而所谓的环境,就是养育者与我们互动带来的氛围感,简单地说,就是互动关系。互动关系的双方,我们且用A和B来称呼,A是养育者,B是小婴儿。A急躁,B想要跟上,由于成熟度不够、能力不足,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压力到达一定的阈值,产生变质危险,承受不了,为了缓解压力,B就进入防御,转向另一边,拖沓。这样,一个急躁一个拖沓,使这个组合整体处于一种动态平衡。这种状态在日常不断的互动中,逐渐稳定下来,形成两人间的互动模式。B逐渐熟悉这个玩法,在后期加入一些新的关系时,他会拿这个玩法与新的人玩,如果那个新的人比他急,他就依然是慢的一方,如果那个新人比他慢,他会被迫变成A,快起来。这是维持系统平衡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在快慢上表现,也会迁移到更多的层面,而且,只要是结对,不管是母子、夫妻、上下级、死党、闺蜜、搭档……相处久了,几乎都会出现这种状况。我们以母子为例看看:
母亲强势,孩子懦弱;母亲懦弱,孩子自我中心;母亲干脆利落,孩子温温吞吞;母亲争强好胜,孩子不求上进;母亲唠唠叨叨,孩子沉默寡言……
再加上成长期的认同需求,男孩和女孩会出现分野。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指出,“假如母亲较富于权威性,整天对着家里其他的人指责,女孩子们可能模仿她,变得刻薄好挑剔;男孩子则始终站在防御的地位,怕受批评,尽量寻找机会表现他们的恭顺。”可见,我们在生命早期由于家庭人际环境影响,逐渐形成了各自关系应对的显性和隐性角色,在之后的人生中,因应所遇之人的状态,很容易就会进入互动模式,不断重复关系剧情。像“我怎么那么倒霉,总是遇到这种人!”这类话不陌生吧?明白上面这个机制,就能搞清楚“总是遇到这种人”不是宿命,是我们自幼形成的人际互动模式搞的鬼。幸运的是,心理研究发现这个模式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对它有所觉察,并有意识地对症下药努力调整,困扰我们的人际关系是可以转化的,拥有和谐关系也指日可待。潮汕知名心理咨询专家,心理咨询师督导,心理培训师,私人心理顾问,团体辅导师,婚姻家庭治疗师,文学与艺术治疗导师(信函等文学形式、沙盘、舞动、绘画、心理剧、声音疗愈等),家庭系统排列师,国际IHNMA认证催眠师,作家,性灵唤醒体系创立者。毕业于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教育)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为广东汕头市海豚湾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主任心理咨询师,粤东民间第一支心理志愿队伍---海豚湾爱心心理团队创建者和督导,广东省五星志愿者,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中华心理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汕头站)心理专家,并被聘为安捷义务救援队等多家组织的心理顾问。多次接受汕头电视台、广播电台、澄海电台、《汕头日报》、《汕头特区晚报》、《南方日报》等媒体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