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

2023-11-19
近日,一则关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儿童精神科爆满的新闻
引发了广泛关注。
图片

该院儿童精神科医生、家庭治疗师林红指出,许多孩子在开学一个多月后,出现心理问题。

很多网友表示,这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但也有人认为,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比自己小时候幸福多了。你怎么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10月10日是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线上线下主题宣传活动中,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透露了一组数据: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6-16岁学校人群中,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是17.5%,但得到合适诊断和治疗的青少年比例不到20%,

社会交往、生活方式、饮食睡眠、活动空间不足、学习压力过大等都是造成青少年精神障碍的重要原因。

图片
把女儿送进了全区最好的小学后,他才明白医院精神科为什么挤满了小小的孩子


图片

心理学家贺岭峰曾有过这样一段视频内容:

视频中,他讲述道:女儿小的时候,他费尽心力,把她送进了全区最好的小学。

记得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女儿班主任做了一个“听写汉字”的摸底考试。

贺岭峰拿到卷子,发现女儿得了97分,也就是100个汉字只错了3个。

他就夸奖了女儿一番:“哇,你看你刚上小学,还没开始学任何东西呢,就已经会了97个,很厉害啊......”

图片

结果当天晚上,班主任就打电话过来,问他“看到女儿的卷子有什么感觉?”

贺岭峰就实话实说:“我觉得不错啊,挺好的,谢谢老师。”

结果班主任当时就火了,开始劈头盖脸地训他:

“你怎么做家长的啊,就你孩子的成绩你还觉得不错?

你知道吗?我们这次听写,全班17个100分,剩下的都是99分,连一个98分都没有,你们家孩子97分,严重拖了我们班的后腿,你做家长的竟然还觉得不错,这样不负责任怎么做家长啊?”

他当时就被老师训懵了。

所以,可以想象,他的女儿整个小学期间过得有多惨。

因为成绩不好,她一直都处在被打击、被羞辱、甚至被霸凌的环境里。

但是他那会忙着赚钱应酬,对于女儿的情况完全不了解,只是觉得女儿成绩跟不上就是家长做的不够,所以就想方设法给她请家教、盯着她写作业到后半夜等等。

直到女儿后来上了初中,他才慢慢了解到了女儿曾经遭受的一切。

在女儿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坐校车去学校,她甚至很想从校车上直接跳下来。

得知这些事情之后,他到现在都特别后悔。

他觉得,自己这辈子犯过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女儿送到了全区最好的小学。他的本意,是想给女儿最好的条件和资源,助她成就更好的未来。

可谁能想到,女儿不仅长期陷入痛苦的境地无法自拔,甚至差点因此想不开。
各位老父老母们,就让我们一起点开视频,享受一个疗程的脱俗体验吧!
,时长04:23

视频中的贺岭峰是国内知名心理学家,现任上海政治学院心理系主任、教授、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考评员、多家心理培训机构培训员,著有多本心理学专著,娶有一妻,育有一女。

“一个人有什么资格让人喊你爸爸妈妈,你总得帮人扛一点什么吧?老师把你训一下,你回过头来再把她训一下,你还是她亲(爹)妈吗?
这些就是做父母应该承受的东西。”

他这段为人父母必要时要为孩子“扛一扛”的表述也十分动人。

有人遮风挡雨、被人温柔守护的孩子有多幸福?也许你无法想象。

重视关系、解决情绪,这位心理学家已经做得相当完美。

要知道,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也是促进亲子关系的重要手段啊!

为人父母,除了必要时为孩子“扛一扛”,也要在必要时托孩子一把。

心理学家负责解决情绪,经济学家负责解决问题,这才是最完美的组合

图片

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

对孩子严格的要求,
可能源于对自己父母的失望,
以及对自己的失望。

对自己满意的父母,不会有哀怨,也就不会要求孩子的成就来消除自己的哀怨。

说得狠一点,那些在自己的生活中,能把其他成年人搞得一败涂地的人,是不会在家庭生活中打败自己的孩子,以补偿缺失的优越感的。

对他人的失望,本质上是对自我缺憾的补偿:我对你失望,就忘记对自己失望了。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胡邓发现,相比普通学校来说,名校学生出现抑郁症的几率会更高。

还记得来自省重点中学——成都49中坠楼身亡的林同学吗?

在父母和老师眼里,他优秀自信、开朗阳光;

可在同学的眼里,他却是个情绪极不稳定的人,平日里还会用刀划手臂、割腕,说自己“心情不好”“不想活了”。

这个看上去聪明又懂事的孩子,其实内心早已在各方压力之下,濒临崩溃。

一位专门接待中小学生的资深心理咨询师坦言:

在她接待的学生中,有一半以上都来自于当地非常不错的学校,很多孩子都曾是周围人眼里的学霸。

因为进入名校,就意味着要面对跌落谷底的心理落差、老师的严苛、排名的焦灼、以及来自家人的高期待。

这些困境就像一座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

是啊,大家都看到了名校的资源和机会,铆足劲想把孩子送进去,谋一个更好的未来。

却忽视了,阳光背后,必有阴影。

名校的背后,是激烈的竞争,是无形的鄙视链,更是无数个小小心灵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

还记得吗?每个孩子出生前,父母唯一的希望就是孩子以后能健健康康的长大。

然而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忘了初心,在孩子身上附加越来越多的期望。

其实,对孩子的一生来说,最美好的东西,不是分数,不是金钱,而是爱、智慧、自由和幸福。

所以,在这里,我也想真诚地送给各位父母3个建议:

1. 为孩子择校,不是找最好的,而是找最适合的


中国家长替孩子选学校的情况十分普遍,多少父母日夜为“择校”而苦恼。
但家长精挑细选出的“最优解”,真的适合孩子么?

就像贺教授说的:

如果你真心想为孩子择校,那不是去找最好的学校,而是去找最适合的学校。

为孩子找到适合的土壤,他才能真正扎根,茁壮成长。

2. 不要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活成分数的奴隶


《少年说3》中,一个叫吴谦益的高二男生吐槽自己的妈妈: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排名越高越好,可我的妈妈不这样觉得。”

“我考了第一名之后,大家反而担心的不行。”

后来,经妈妈解释才知道,儿子从小就特别要强,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下了“第二就是落后”。

有次考了第三后,妈妈给他发了个红包,他却拒收,还说“又不是第一,有啥好收的”。

这让她非常担心,害怕孩子承受了太大的压力。

这位妈妈温柔地看着台上的孩子:

“我想告诉你,你的生活里不该只有高考,还应该有诗和远方。”

图片

这位妈妈无疑是智慧的。

我们不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戴上成绩的枷锁,而是告诉他,成绩并不是评判人生的唯一标准。

你应该有自己的生活、爱好、朋友圈子,你应该去玩、去运动、去在阳光下奔跑。

如果一个孩子的人生只有分数,注定赢不了人生的大考,也无法获得幸福。

3. 允许孩子跳出“轨道”,活出自己


很多家长之所以焦虑,其实是被单一的价值观所挟持了。

觉得读最好的学校,有一个好分数,将来去大公司、拿高薪,这就是成功的人生。

但其实,优秀从来就没有一个普世标准。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

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的生命,再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

有的孩子喜欢昆虫,梦想成为一名生物学家,这也是一种伟大;有的孩子喜欢鲜花,梦想将来开一家花店,这也是一种幸福。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热爱,而不是让他被条条框框所约束。

他来到这世上,应该去看看星星月亮,看看日落日升,去尽情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活出自己的精彩,享受平凡的快乐。

图文转自网络,
若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

海豚湾·心灵寄语


图片每个孩子的天赋才能不一样,孩子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更重要!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同样需要成长,才能达到一种相对平衡。关于儿童青少年发展咨询、学习困难、亲子关系、社会交往、情绪管理、焦虑、抑郁、强迫、青少年上瘾症和行为问题等,可联系电话18023297971图片


分享